系统升级维护中心,您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,获取最新书号查询入口!
扫一扫:立即查询书号
“无墙博物馆”的设计构想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安德烈·马尔罗(AndréMalraux)的著作《无墙的博物馆》(Museums without wall)。马尔罗认为艺术具有包容性,是融合了个体向往的集合。人与展品的互动应成为未来博物馆艺术品价值阐释的重要方式,即“无墙”。博物馆叙事设计是指在博物馆这一有边界的文化机构中,由采集、收藏、分类、组合与排序,陈列与展出,构成的一套完整的表述体系。它兴起于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特有的历史条件下,早期以收藏和科研为主体的博物馆开始大力拓展其教育功能,成为宏扬民族文化,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重要场所。近年来,随着博物馆观众对体验感和个性化需求的提升,博物馆利用新兴媒体技术不断探索人与艺术关系重塑的渠道,呼吁博物馆的无墙化。本书以数字化时代背景下“无墙博物馆叙事设计”为研究对象,围绕具有“无墙”特征的博物馆设计的“场域”与“叙事”展开。20世纪80年代后,数字时代来临,一方面,博物馆大量采用数字化展示,数字化藏品能让观众自主地触摸、旋转、放大,也可自主选择和搭配内容模块,设计参观路线,甚至可通过VR全景再现和还原历史场景,调动观众听、视、触、互动等全感官体验。另一方面,数字博物馆的移动网络版,更实现了把历史装进口袋,博物馆的叙事场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转向。同时在数字化背景下,社会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革,为观众参与信息选择提供了可能,博物馆叙事出现了新的重置与变革,使叙事话语走向双向“交互性”。观众不再单纯地作为叙事“参与者”被排除在叙事设置与进展之外,也不再被动地接受“他者”为其带来的视听信息,而更多的是通过身临其境地参与,自主掌握叙事话语权。
[来源:书号查询官网]
系统升级维护中心,您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,获取最新书号查询入口!
扫一扫:立即查询书号